芙蓉区开启“AI+思政”融合育人探索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日讯(通讯员 邓上)6月27日,一场聚焦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思想盛宴在芙蓉区育英第三小学上演。以“人机协同,心芯向善——一种AI+思政的育人实践”为主题的第17届“三言未来教育”沙龙暨邓上小学思政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这标志着芙蓉区“AI+思政”融合育人实践迈入全新阶段。
此次活动由芙蓉区教育局主办,育英第三小学与邓上小学思政工作室联合承办。活动伊始,育英第三小学校长彭莉乔致辞,为活动拉开精彩序幕。随后,湖南省电教馆副馆长石福新、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左梦飞共同为芙蓉区邓上小学思政工作室揭牌,并为蔡星、陈婕、钟雅莉等专家颁发顾问聘书。据了解,该工作室将围绕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深度结合,着力探索构建“价值引领-情境浸润-深度思辨-实践养成”的智慧育人模式。
活动现场,一系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令人眼前一亮。由教师周茜茜、刘珉月、齐欣演绎的情景剧《当小学思政遇上AI》,生动展现了AI辅助情境创设的全新教学场景;育才三小副校长旷航执教的AI融合课例《四通八达的交通》,借助实时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学情诊断;华东师大博士彭振宇现场演示的数字化评课系统,能即时生成教学行为分析报告,让教学评估更科学高效。
在前沿思辨环节,湖南省电教馆培训部主任余剑波介绍沙龙背景主题,强调人机协同的关键在于AI与教师价值对齐,始终坚守育人初心。湖南师大教科院叶波教授在《“旗帜鲜明”的思政教育与不会说“不”的AI》主旨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的算法逻辑与思政教育的价值使命既存在契合点,也有分歧之处,需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二者关系。育英第三小学副校长、芙蓉区邓上小学思政工作室首席名师邓上提出“以心驭芯”四重奏策略——洞察童心、活化情境、联通世界、润泽生命,为教师借助技术赋能思政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联合评议环节,各方智慧激烈碰撞。湖南一师粟孟林副教授介绍,学生不会提问是思政教育痛点,呼吁培养学生“问为何”的能力,以实现人机有效对话;《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副社长付刚强调,思政教育应如空气般潜移默化,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包装。西雅博才小学校长陈艳萍鼓励思政教师在实践中善用AI,发挥其最大效能。在发问辩疑环节,余战勇、周文美等教育者围绕人机本质差异展开深入探讨,明确“人类的反思力与提问力不可替代”“AI+思政是技术工具,思政+AI才是育人本位”,清晰厘定技术赋能与教育本真的关系。拓展深化环节,皮孟玲、苏酋等嘉宾从学校思政教学实践、技术赋能成长及教师数字能力进阶等维度分享经验,畅所欲言。
“本次活动是‘AI+思政’的重要探索。”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左梦飞在总结时表示,“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探索,湖南思政教育定能做到心芯向善、心芯向上、心芯向荣。”
此次活动是芙蓉区“AI+思政”融合育人探索的新起点。未来,芙蓉区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融合,通过广泛的经验分享与深度合作交流,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学案例与育人模式,全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智慧思政生态,为全省思政教育改革贡献宝贵的“芙蓉经验” 。
>>我要举报